盛夏晴日,借周末之際回家幫父親到莊稼地里伺弄莊稼。盡管戴著草帽,但草帽的遮陰地方太小了,擋住了頭上的陽光,但擋不住陽光的熱焰,上烤下騰,熱得人頭發昏。想回到村子里去,回到家,喝一杯母親涼透的綠豆湯,在陰涼里躲一會兒,那是一種涼透心脾的愜意的享受。
我們的村子,就在莊家地的不遠處。走過去,就看見一片幽暗的、寬闊的樹蔭和屋陰,從村子里伸出來,把人擁入其中。人,一下子便感到涼爽了,安寧了。人在屋陰里,再看屋陰之外如火欲燃的陽光,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我家的房子是瓦房,能調冷暖,夏日的屋陰最為宜人。在北屋和臥室的深處,那屋陰被樹蔭遮擋的甚至有些顯得冷而黑了。這時,倒希望有一片陽光從窗口射入,把那深處的屋陰照得稍亮一些、稍暖一些。忙完了夏收夏種一季的農事,農人們就可以整天坐于這樣的明窗下、暗陰里,慢啜壺中茶,讀書、看報,靜聽后山雉雞叫,閑看窗外綠樹青山。
屋陰不及樹陰。其實,不必回家去,不遠處,便有一棵百年老柳樹,垂下一團樹陰。那團樹陰雖不及屋陰寬大,但不像屋陰幽暗、發黑,而被樹葉染成一種微綠色,視覺上絕對美過屋陰。且喜有風,不受任何阻擋,不時,送上一份風涼。被風吹動,樹陰也微微地晃動,人有如泡在一種涼水里,隨波蕩漾。以地為凳,以樹為靠背,靜靜地坐一會兒,或者閉上眼睛養一會神。腿腳上一陣癢癢,嚇了自己一跳,睜眼一看,卻是一只大黑螞蟻,爬上身來,正搖頭晃腦,不知道該往哪里爬。是自己擋住了螞蟻的路,卻懶得動,任螞蟻從身上爬過去,爬到樹上。再看粗大的樹干,有螞蟻往上爬,也有螞蟻往下爬。真的羨慕這些螞蟻,可以整天呆在這樣的樹陰里。
樹陰不溪流。再多走些路,走進前面的一片松樹林里,坐在樹陰中,腳下是潺潺的溪流那才叫愜意舒服!松樹性寒,尤其在這盛夏,在溪水的滋潤下會生出一種涼意,在樹陰里彌漫,收人汗水,沁人心脾。屢屢順河風,都向樹林吹來,經過密密的針葉松一過濾,風里的熱氣和浮塵全部濾去。因此,千萬不宜在松林里久坐,坐久了,人會發懶,什么事也不想做。
樹蔭不及巷陰里熱鬧。村里七八戶人家,門對著門,檐搭著檐,便形成了一條小巷。鄉村的風,最愛此小巷,甚于愛松林。尤其是那些調皮的風,無事,便來鉆這條小巷。這一縷風,從巷子西頭進,又從巷子東邊出。夏日的南風不受北風的氣,常常在巷子中間,兩縷風撞到了一起,你不讓我,我不讓你。如果有人恰從巷子里走過,夾在兩縷風中間,被吹得涼爽至極。村里人給這風起了個名字,叫做過堂風,或者穿堂風。誰不愛這過堂風涼?有空,端條凳到巷子里去坐坐。吃飯了,也不在家里吃,把飯端到這巷子里來吃,說著笑著。即使農忙,人去,但巷不空,燕子和麻雀來,唧唧喳喳,說著它們的事。我的夏天的鄉下,最涼處未必是這巷陰,但最熱鬧處肯定是這巷陰。
巷陰不及橋陰有靈氣。橋陰像巷陰一樣,風喜歡在橋洞下鉆來鉆去。但勝于巷陰的是,橋陰下有流水,流水帶來了涼,帶去了熱。小石橋下的陰太小,最好,是公路上石拱橋下陰,那半月形的拱洞,不但風喜歡來鉆,鳥也喜歡來鉆,魚也喜歡來鉆。橋陰幽幽,輕風習習,流水潺潺,感覺涼意浸人。或有一兩個最熱的天,甚至松陰、巷陰也不解熱,那么,到這橋陰里來坐坐,什么樣的熱都可解去的。此地還可聽鳥賞魚,如果你頑心依舊,還可下河摸魚、逮蝦、摳螃蟹。在一個石頭縫里,兩手朝中間一抄,手心里有個東西在扭動著,一條小魚或泥鰍就被你摸到了。
橋陰不及云陰寬敞。六月的天,孩子的臉,說變就變,晴空萬里的藍天偶爾會有一團烏云,在上午出現在天上。烏云有心,它肯定看不慣太陽太狠毒了,想為人們遮住太陽。你看,它一點一點地靠近太陽,終于遮住了太陽,給大地投下一片多大的云陰。這個時候,在田野勞作的人,都會站起身來,喘一口氣,盡情地享受著云陰的清涼。太陽走,烏云追,那片云陰也跟著游移去,熱辣辣的陽光復照在頭上。但是很快,烏云調整了自己的位置,又把那片云陰游移了過來。這樣可以移動的云陰,絕對勝過那呆板的、不可動的屋陰、樹陰、松陰、巷陰和橋陰。希望烏云再大一些,再強一些,把太陽遮個嚴嚴實實,甚至蓋住了整個天空,下一場雷陣雨,將一天的暑熱驅散得干干凈凈。雨后的夜晚,不用去乘涼,家家早早關門閉戶,睡個難得的好涼覺把整個村莊睡傻!
在夏天,在家鄉的海拔1300小山村的村莊,處處都有自然的陰涼,絕對勝過城市里的空調和冷庫。
歡迎在下面給本文評論!遇到喜歡的文章,別忘了用屏幕右側的小工具轉載或分享到朋友圈哦!
本文網友qq交流群:392630794(文學-情感-人生)發表文章: 說說心情(留言板)
上一條: 沒有了 下一條: 兒時的暑假(文、夏雨瀟瀟)